鲁迅,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巨匠,以《狂人日记》、《药》、《祝福》、《故乡》等作品深入人心,他的笔锋犀利而有力,唤醒了无数沉睡中的国人,激励他们为了民族的复兴而奋斗。鲁迅不仅是新文化运动的旗帜人物,也是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,被誉为“民族魂”,更被毛泽东赞誉为伟大的思想家与革命家。
鲁迅的文字,如同一剂苦药,虽然味道辛烈,但却能治愈人心的病痛。在他的《故乡》中,笔者创造了“闰土”这一形象,打动了千千万万读者的内心。而这个“闰土”,并非单纯虚构的角色,而是以一位名叫章运水的农民为原型,经过艺术的加工和升华,形成了这个深刻的人物形象。
章运水与“闰土”之间的相似性,虽然很高,但在真实生活中,章运水比“闰土”更加积极乐观。章运水的生活也充满坎坷,但他的性格却比小说中的“闰土”更为坚韧。他的后代,章贵,经过无数磨难后,终于过上了平安幸福的生活。
展开剩余85%那么,章运水究竟是怎样的一位人物?他的后代章贵,又是如何拥有幸福的呢?这一切,都要从鲁迅与章运水的友谊谈起。
鲁迅虽然出身官僚家庭,而章运水却来自绍兴的一个贫苦农家,按理说,两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和隔阂。然而,受洋务运动以及一系列救国运动的影响,鲁迅的父亲周伯宜是一个思想开明的人,而鲁迅的母亲鲁瑞也非常和善。在1893年,鲁迅的曾祖母去世,按照传统,鲁迅家为曾祖母披麻戴孝,这时,周伯宜还破格允许家里的佣人章福庆等人也能像家人一样穿戴丧服。这个举动曾受到鲁迅的祖父和京官周福清的严厉斥责,但也正是这份平等的家庭氛围,在鲁迅心中埋下了平等和尊重的种子。
正因如此,当章运水来到鲁迅家中时,鲁迅与他结下了纯真的友谊。正如《故乡》中的描述,运水当时腼腆羞怯,但与鲁迅聊起来,仿佛有说不完的话题。他生动地描述海边捡贝壳、涨潮时看到跳跃的鱼儿、下雪天捉小鸟雀以及守瓜田捕捉猹等趣事。这样的童年记忆,深深地吸引了鲁迅,两人很快便建立了深厚的情谊。告别时,两个小伙伴伤感地流下了眼泪。即便分别很久,章运水依然通过父亲送给鲁迅漂亮的贝壳和鸟羽来维系友谊,而鲁迅也回赠了他一些小礼物。即便长时间未见,两人之间的友情依然未曾消散。
然而,随着岁月的流逝,鲁迅和章运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。成年后,鲁迅专注于写作,章运水则依然在农田里劳作。当他们再次重逢时,章运水已经身心疲惫,生活的重压让他显得沧桑不堪。在封建礼教的压迫下,章运水甚至向鲁迅称呼“老爷”,并让儿子向鲁迅行礼。鲁迅面对这个变得毫无生气的朋友,心中充满了悲伤和痛楚,但他仍保持着礼貌和客套。短短的重逢后,两人便再次分别,此后再未见面。
这段描写,便是《故乡》中“迅哥儿”与“闰土”相识的故事,虽然充满文学的加工,但它真实地反映了鲁迅与章运水之间的情谊。尽管“闰土”和章运水有很多相似之处,但二者仍然是不同的个体,真实的章运水并不像小说中的“闰土”那样单纯,他拥有一段动人的爱情故事。
章运水的爱情起源于他年轻时对梁氏女子的倾心。梁氏是一位寡妇,在封建礼教的压迫下,寡妇往往被迫与社会的道德观念做斗争,过上悲惨的生活。章运水和梁氏的恋爱关系遭到了家人的强烈反对,父亲为他安排了一门婚事,要求他娶一位同村女子。然而,运水最终并没有屈服于家庭压力,虽然他一度结婚,但很快便意识到自己的错误,后悔不已。为了与梁氏再续前缘,他与新婚妻子离婚。经过一番争斗,章运水最终获得了与梁氏结婚的机会,两人过上了幸福的生活。
然而,章运水并没有因此过上安逸的日子。生活依旧困苦,他辛勤劳动,种田捕鱼,甚至做些挑脚、抬轿的工作来补贴家用。因处在动荡不安的年代,军阀混战不断,章运水辛苦挣得的钱财大部分被所谓的“兵、匪、官、绅”拿走,生活贫困得令人心酸。尽管如此,章运水与梁氏依然携手度过了艰苦岁月,两人育有六个孩子,虽然生活贫困,但却始终守望相助。
然而,章运水的后代生活却更加艰辛。长女章阿杏在二十五岁时不幸去世,幼子章长生也在五岁时因病去世,这些悲痛无疑给水大妈带来了沉重的打击。长子章启生与妻子陈荷花育有三子一女,但在父亲去世六年后,也因过度劳累得病早逝。次子章启明和三子章长命,在动乱的时代里过得同样艰难。特别是二战时期,地方的“抓壮丁”政策使得章家三个儿子都面临被强迫入伍的命运。为了避免被抓,启明逃到了杭州湾附近,而长命则经历了惨痛的绑架事件。最让人心酸的是,这一切都发生在国家的动荡时期,百姓生活困苦不堪。
然而,命运的转机出现在章贵身上。章贵出生在1933年,早年丧父,母亲为养家去上海当保姆,自己从小就为地主放羊、放牛,生活贫困至极。尽管如此,他没有被苦难打垮,而是在无尽的劳作中培养出了一种乐观的心态。尽管苦难不断,但他总能在绝望中发现生活的乐趣。章贵的心灵中,始终有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支撑着他。
1941年,洪水灾难席卷而来,章贵家中的土地和村庄被淹没,许多村民和家畜丧生。尽管如此,章贵顽强地活了下来。后来的生活,章贵经历了更多的苦难和挑战,但他始终未曾放弃生活的希望。最终,经过长年的努力,他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,这给他和无数像他一样的农民带来了新的生活希望。
新中国为章贵提供了机会,让他有了接受教育的机会,圆了他童年时无法实现的梦想。1954年,章贵进入绍兴鲁迅纪念馆工作,并成为了馆内的讲解员,讲述鲁迅与他家庭之间的故事。他也通过自己的努力,研究鲁迅的作品,写下了大量的文章,以此来传承和发扬鲁迅的思想和文学精神。
章贵的人生故事,展现了中国农民的坚韧与不屈。他不仅仅继承了鲁迅笔下“闰土”的命运,也在新时代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。如今,他已是89岁高龄,身体依然健康,生活在绍兴市,作为一名传承鲁迅文化的工作者,他为后人讲述着那个时代的故事。
章运水与章贵的故事,不仅是中国农民艰苦奋斗的写照,也是鲁迅与农民朋友之间深厚情谊的体现。这段跨越时代的友谊,至今依旧感动着无数
发布于:天津市天创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