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生命的尽头,我们总以为会有惊天动地的告别,或是长篇累牍的嘱托。然而,有时候,爱却以一种最质朴、最平凡的方式呈现,就像抗癌奶奶的 “临终食谱”,一道简单的 “蒸蛋羹”,却藏着无尽的爱与牵挂。
抗癌奶奶,我们暂且称她为李奶奶吧。李奶奶被查出癌症时,已经是晚期。但她没有被病魔打倒,一直积极配合治疗,用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。在与癌症抗争的日子里,李奶奶最放心不下的,就是自己的家人。她知道自己的时间不多了,于是,她决定为家人留下一份特殊的礼物 —— 一份 “临终食谱”。
这份食谱里,有家人最爱吃的红烧肉、糖醋排骨,有营养丰富的蔬菜汤,还有那道看似简单,却饱含着李奶奶无数心血的蒸蛋羹。李奶奶的蒸蛋羹,是家里的一道招牌菜。无论何时,只要餐桌上出现这道蒸蛋羹,孩子们都会欢呼雀跃,大人们也会露出满足的笑容。
李奶奶做蒸蛋羹,有自己的一套秘诀。首先,选蛋很重要。她总是会去集市上,挑选最新鲜的鸡蛋。她常说,新鲜的鸡蛋,蒸出来的蛋羹才会有最纯正的味道。回到家后,她会把鸡蛋轻轻磕破,将蛋液倒入一个干净的碗中。磕蛋的时候,她的动作格外小心,生怕有一点蛋壳掉进蛋液里。
展开剩余70%接着,就是加水。李奶奶说,水是蒸蛋羹的关键。水多了,蛋羹会太稀,不成形;水少了,蛋羹会太老,口感不佳。她一般会按照一个鸡蛋加 1.5 倍温水的比例来加水。温水能让蛋液和水更好地融合,减少蒸制过程中表面出现蜂窝状的可能。水温大约在 40℃左右,用手摸着微温即可。加水的时候,她会用一个小勺,慢慢地将水沿着碗边倒入蛋液中,同时用筷子轻轻搅拌,让蛋液和水充分混合。
搅拌均匀后,李奶奶会加入一小勺盐。盐的作用可不小,它既能调味,又能让蛋羹更好地凝固。加完盐后,她还会滴入几滴香油,这样蒸出来的蛋羹会更加香滑。
然后,李奶奶会用一个细筛网,将蛋液过滤两到三次。这一步也很重要,过滤后的蛋液更均匀,蒸出来的蛋羹会更加细腻。过滤掉的浮沫和杂质,李奶奶会小心地倒掉。
准备好蛋液后,李奶奶会在碗口盖上一层保鲜膜。这是为了防止水蒸气滴落在蛋液表面,导致蛋羹表面出现坑坑洼洼。如果没有保鲜膜,也可以用一个盘子轻轻盖住。
一切准备就绪,李奶奶会把装有蛋液的碗放入蒸锅中。锅中加入适量水,等水烧至微微冒气(不要沸腾),就可以将蛋液放入锅中了。蒸制的时候,全程要保持中小火,大约蒸 8 - 10 分钟。具体时间要根据鸡蛋量和容器大小稍作调整。李奶奶总是会守在蒸锅旁,眼睛紧紧盯着时间,一刻也不敢松懈。
时间一到,李奶奶会小心地打开锅盖,一股浓郁的蛋香扑面而来。此时的蛋羹,表面光滑细腻,像布丁一样诱人。李奶奶会轻轻晃一晃碗,看看蛋羹是否已经熟了。如果蛋羹表面微微颤动但不会流动,说明已经熟了。
蒸好的蛋羹,李奶奶会撒上一点点葱花,再淋上几滴生抽。瞬间,蛋羹的香气更加浓郁了。那嫩绿的葱花,搭配着金黄的蛋羹,让人看了就食欲大增。
李奶奶把蒸蛋羹端上桌时,家人都会围过来,赞不绝口。孩子们会迫不及待地拿起勺子,挖上一大口放进嘴里,那满足的表情,让李奶奶倍感欣慰。大人们也会笑着说,李奶奶做的蒸蛋羹,是外面买的再好的蛋糕都比不上的。
在李奶奶的 “临终食谱” 里,蒸蛋羹被放在了最显眼的位置。她知道,自己走后,家人可能会因为思念她而难过。而这道蒸蛋羹,或许能成为家人心中的一丝慰藉。当家人按照她的方法,做出这道充满爱的蒸蛋羹时,仿佛她从未离开过。
如今,李奶奶已经离开了。但她的 “临终食谱”,尤其是那道蒸蛋羹,却永远留在了家人的心中。每当家人围坐在一起,吃着那滑嫩的蒸蛋羹时,都会想起李奶奶,想起她那慈祥的笑容,想起她为家人付出的点点滴滴。这道蒸蛋羹,不仅是一道美食,更是李奶奶对家人深深的爱的延续。它将在岁月的长河中,一直温暖着家人的心。
发布于:上海市天创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